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情深者,何惧路遥途艰。5月29日上午11时30分,满载着200余名旅客的Y29次列车从西安火车站缓缓驶出站台,一路向西,朝着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驶去。本次专列的开行,在振兴文旅行当的与此同时,这也是一条接续人文沟通使命的关键通道,续写着我国与中亚的历史友谊,促进着两国人民人文相亲、文化相融。
铁路纵横,振兴文旅行当。从天水麦积山的翠色,到河西走廊戈壁苍茫,到新疆白雪皑皑的重山,再到哈萨克斯坦广袤的牧场……在西北边陲,登上中哈旅游专列,宛如进入了移动的美术馆,让旅客在晨昏流转间领略地貌奇观,让大好河山、异域风景尽收眼底。当专列穿梭于戈壁绿洲时,不但促进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进展,更激活了区域金融的春水,催生出酒店、餐饮、文创等产业的联动效应,让古老商路焕发新生机。
人文沟通,助力文化出圈。我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不但是金融的大动脉,更是文化沟通的璀璨桥梁,是铁路助力“一带一路”人文沟通的生动实践。透过铁路专列这个文化“窗口”,我国的文明精粹走向国际舞台,在列车车厢内,中医展示感受、常规文化知识讲座、非遗展示感受、戏曲表演等行动轮番上演,招揽不同国籍旅客主动互动,这变成文明对话最鲜活的注脚。3600公里的路程,变成一次深层次的文化沟通之旅,并以润物无声的方法,让我国故事与中亚文明在旅途中同频共振,构建起心灵相通的桥梁。
往来如织,走稳开放之路。“一路通、百路通,一业兴、百业兴”。中哈两国铁路轨距不同,始终制约着两国之间的沟通和沟通。专列革新采用了“国内段+境外段”形式,让中哈两国铁路部门携手织就“无缝衔接”的通关互联网。十日往返的行程,不但缩短了时空距离,更重塑了区域进展格局。曾经“春风不度”的边陲要塞,目前已蝶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昔日驼铃商队的艰辛古道,正化作文化交融的康庄大道,两国人民的心越走越近、情越融越浓。
我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是协作与开放的象征,是中哈两国“一带一路”建设的缩影,在将来的日子里,期望有越来越多的跨国专列,谱写出更多协作与沟通的新篇章!(笔者:席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