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 >>正文

云南省第十四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将于9月25日启幕

新闻738人已围观

简介9月15日,采访人员从云南省第十四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资讯通气会获悉,该展演将于9月25日至30日在云南广播电视台、昆明南屏街西口及云纺等多地启幕,届时,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1132名演职人员将齐聚 ...

9月15日,采访人员从云南省第十四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资讯通气会获悉,该展演将于9月25日至30日在云南广播电视台、昆明南屏街西口及云纺等多地启幕,届时,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1132名演职人员将齐聚一堂,一同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存”的文化内涵。

本届展演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促进专门展演与惠民演出的深度融合,倾力打造“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云南非遗新盛宴。

据悉,本届展演在规模、品质及传播三大维度达成了历史性突破。在参演规模上,展演范围覆盖全省,既包含昆明、大理、丽江等热门旅游目的地的经典节目,也涵盖沿边州市的特色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参演人员最小仅7岁,既有民间艺术团体,也有青少年传承队伍。节目品质领域,本次参演的74个节目分为“常规类”(45项)与“革新类”(29项)两大赛道,涵盖声乐(29项)、舞蹈(28项)、器乐(17项)三大类别,呈现出“常规与革新并重”的鲜明特色。在传播形式上,展演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机制,将舞台延伸至公园、商业中心、旅游目的地,打造可打卡、可互动的惠民演出。与此同时,展演将经过电视、互联网、移动端全媒体矩阵全程直播,实时呈现演出、户外行动及专家解读,让海内外观众“云端赏非遗”,极大拓展品牌作用力。

此外,本届展演深化“四项非遗+”革新理念,促进民族文化与多领域融合,转化为“旅居云南”的实际招揽力。“非遗+革新”旨在为常规艺术注入“时代新声”,如曲靖市节目《铜火击歌》以非遗斑铜技艺为灵感,将匠人劳作升华为视听盛宴;云南常规花灯《茶山春有约》则经过“老带新”场景,展现传承代际接力;“非遗+展演”着力构建“全景式活态系统”,4天集中展演74个精选节目,涵盖彝族乐作舞、普米族四弦舞乐、拉祜族叙事颂歌等,让观众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非遗+文旅”主动促进文化资产与旅游产业融合,经过举办非遗旅游线路策划座谈会,邀请景区和旅行社代表参与,将优秀节目转化为景区常态化演出,促进文化资产向旅游金融价值转化,充足游客沉浸式感受;“非遗+感受”侧重观众参与,从“静态看”到“动态玩”,展演策划了多项互动感受行动,让游客参与民族舞蹈把握、常规乐器演奏,将文化积淀转化为云南文旅的核心角逐力,助力打造旅游目的地。

当做云南文化领域的关键品牌,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自1997年创办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胜利举办十三届,是全省各民族文化艺术沟通互鉴、革新进展的关键系统,是展示云南民族文化魅力的亮丽名片。(欧霁娴)

Ta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