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农糖业:统筹推进稳产提质增效,切实端稳“糖罐子”

南宁6月11日电(翁晔)合计兑付蔗农甘蔗款34.62亿元(含托管公司)、所属糖企持久22年在全国糖业质量评比中获取第一名、构成“综合监管、数字融合、业务融通”消息化体系……当做广西唯一地方国有上市糖企,2024/25年榨季广西农投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刻推进“6+1”治企兴企战略,统筹推进糖业稳产提质增效和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甘蔗种植面积达153万亩(含托管公司),甘蔗入榨量637.69万吨、产糖量86.22万吨(含托管公司),切实端稳“糖罐子”。

稳面积,“糖罐子”鼓起“钱袋子”

眼下正值甘蔗分蘖、施肥的关键期,在来宾市武宣县禄新镇长岭村种蔗大户黄泽考的甘蔗地里,绿油油的糖料蔗长势喜人,四台甘蔗培土机轮番上阵,开沟、施肥、培土等工序一气呵成,按计划,他今年流转的1000亩甘蔗地5天内就能完成本轮培土和施肥。

“我是第一年种甘蔗,多亏了博宣公司的农技员,从3月新植蔗到后续的打井抗旱,再到目前培土施肥,农技员都会到现场给我技术指导,新打的3口井还给了我9万块的补贴。”黄泽考说,在糖厂的技术指导下,目前甘蔗耕、种、管各个环节都推行了机械化,既节约了生产成本提升了效率,又争取了农时。

甘蔗培土机在蔗田中作业。陈振浪 摄

蔗田,向来被誉为糖业产业链的“第一车间”,食糖产量稳定取决于甘蔗产量,甘蔗种得好不好至关关键。2024/25年榨季,广西博宣食品有限公司甘蔗种植面积达26万亩,比上个榨季甘蔗种植面积23.7万亩增加了9.7%。

博宣公司获取的成绩正是广农糖业持久打好“第一车间”扩规模、提单产、增糖分攻坚战的缩影。糖料蔗种植面积的稳定,也为蔗农增收给予了保证。2024/25年榨季,广农糖业严格实施糖料蔗收购“首付价+糖价”联动机制,构成“蔗农增收—种蔗主动性提升—面积和单产提升—公司增效”的良性循环,合计兑付甘蔗款34.62亿元(含托管公司)。此外,累计投入各类扶持资金1.79亿元(含托管公司),协助蔗农减少生产成本、提升种蔗收益。

抓改革,数字化助力“甜蜜事业”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数字化治理。在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香泉村香泉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每100亩甘蔗地里就有一台虫情监测设备,得益于大数字系统建设,坐在电脑前,农务员就能把握蔗田的病虫害种类和数量。

“虫情监测系统能够达成在无人监管状况下,自动完成诱虫、杀虫、收集、分装等作业。”南糖甘蔗研发公司武鸣分公司农务副经理吴新胜介绍,基地此外高空瞭望系统,可达成蔗田360°全景监测,为蔗田保证防控、甘蔗倒伏监测、灾害预警给予保证。

目前,从蔗田到糖厂、从种管到砍运,5G、物联网、北斗等数字技术正逐步串联起蔗糖生产的各环节。2024/25年榨季,广农糖业以数字南糖大数字系统建设为支撑体系,最终构成“综合监管、数字融合、业务融通”的糖业促进中心消息化体系。

在蔗区农务治理系统中,种植作业治理模块涵盖作业治理、地块治理、估产、预付、补贴等功能,基本消息治理模块负责蔗区、蔗农、车辆等基本消息的治理,砍运治理模块集成砍蔗计划、发证、报蔗、调度派车、过磅、质检、结算等消息,能够达成按照“早熟早砍”原则一键生成砍运计划。

“进厂甘蔗的新鲜度,径直作用制糖公司的产糖率。”广农糖业副总经理潘文新介绍,有了大数字支撑的农务系统,能够结合日榨产能,精准“掐算”砍运顺序,省时省力且高效、科学。

修内功,激活产业进展“原动力”

一根甘蔗,一头连着蔗农,一头连着制糖公司,旨在达成“一根甘蔗两头甜”,广农糖业还持久修好“内功”。

持久22年在全国糖业质量评比中获取第一名、经过香港优质“正”印证书、荣获零碳工厂证书、获郑商所白砂糖期货免检品牌……2024年,广农糖业所属公司捷报频传,品牌质量“金招牌”越擦越亮。

为促进糖业全产业链现代化转型,广农糖业还着眼延伸产业链条,深刻探索糖产品综合运用、非糖产品拓展、物流贸易提升协同进展,逐步构建起医养健康、环保纸模、智慧物流“三足鼎立”的非糖板块新进展格局。2024年,广农糖业(含托管公司)全年实施技改工程197个,技改后工程运行基本达成预计成效,设备保证运行率、产糖率、蔗渣打包率均比上年度有较大提升,促进产业链向纵深进展。

广农糖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宁表示,将来,公司将紧紧围绕“一根甘蔗吃干榨尽”,着眼于“种好蔗、榨好蔗、卖好糖”,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结合,推进制糖工厂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千方百计集成应用人工智能、大数字等先进工具手段,持久推进糖业稳产提质增效,切实端稳“糖罐子”。

旅游
上一篇:2025达罗捷派爱与童心慈善嘉年华圆满落幕
下一篇:罗盛咨询发布《全球带领力探讨汇报》:金融波动与技术革新重塑公司带领力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