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跨国列车重启 增添区域协作新活力

5月25日18时05分,伴随一声汽笛长鸣,T8701次列车从我国南宁站始发,驶向越南河内(嘉林)站,这标志着时隔五年,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恢复开行。

近些年,虽然中越跨国货运班列始终在运行,但客运线路的缺失,让大量人想跨国出行不太方便。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的恢复开行,不但为民众出行带来新挑选,更以交通互联为支点,为我国与东盟之间的人文沟通和区域协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便利跨境出行,畅通民心相通通道。此次列车恢复运作,最径直的好处就是方便了老百姓跨境出行。过去几年缺乏开行跨国客运列车,想从南宁去河内,要么坐飞机,价格相对较高;要么坐长途大巴,不但耗时久,舒适性也差。目前有了这趟全程软卧的列车,晚上出发睡一觉,次日早上就到河内,既不耽误时间,又能休息好,对游客、留学生和商务人士带来极大便利。更关键的是,铁路出行自带的“慢节奏”特质,为不同国家的旅客创造了更多的沟通空间,既能经过车窗直观地感受中南半岛不同地区的民族风情,又能在车厢内分享地域美食、文化故事,从而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熟悉,为民间友好往来打下基本。

强化互联互通,带动协作进展。铁路不但是人员流动的通道,更是物流、资金流、消息流的载体。此次列车重启,填补了跨境客运的短板,与既有的货运互联网构成“双轮驱动”—— 货物经过班列高效流通,人员借助列车便捷往来,一同构成“物联+人联”的立体协作互联网,从而带动了沿线城市的进展。例如,像凭祥、友谊关那些边境口岸,伴随旅客增多,铁路部门为方便外国旅客推出了中文、越南语等多语种业务,周边的酒店、餐馆生意也跟着好了起来,不少地方还计划推出跨境旅游工程,招揽更多人来感受跨国之旅,使得边境地区的金融活力变得更强。

深化区域联系,助力命运一同体建设。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和东盟就始终在增强铁路协作,中老铁路开通,到目前中越客运列车恢复,铁路协作的溢出效应正在显现。越南鲜椰子、泰国榴莲等东盟特色农产品,能够经过冷链专列进入我国行当,我国的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经铁路互联网通达东南亚。而客运列车的恢复,让人员往来越发频繁,这不但能进一步促进产品贸易,还能促进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沟通。

从“一列火车”到“互联网体系”的跨越,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的恢复既是一条承载旅客的交通线,也是一条联通民心的情感线,更是一条激活进展的金融线。信任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以铁路协当做基本,中越两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必将书写更多互利共赢的精彩篇章。(李福至)

商讯1
上一篇:“党建红”引领“科技蓝”,智云健康解码数字健康新范式
下一篇:淘天集团“硬核少年技术节4.0”开幕,发布AIGX技术体系多项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