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北京·文脉传承

2025年6月21日,“青春北京 文脉传承”首都青少年文化沟通推广行动北京钟鼓楼专场顺利开展。来自全市的 40 名青少年相聚钟鼓楼,经过古建探秘与趣味任务,深度感受中轴线遗产的文化魅力。

探秘钟鼓楼: 沉浸式破译古人的时空密码

当做北京中轴线北端的地标性建筑,钟鼓楼承载着充足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行动伊始,青少年们经过热身游戏直观对比了钟楼与鼓楼的建筑外观和功能差异——通高 46.7 米的鼓楼曾以 25 面更鼓传递“暮鼓”报时信号,见证着古代市井的繁华;47.9 米高的钟楼则以明永乐年间的巨型铜钟奏响“晨钟”,声波曾覆盖整个京城。这里不但是古代城市的计时中心,更融合了我国常规建筑美学、历法科学与王朝更迭的历史脉络,是解读中轴线文明的关键窗口。

在“钟楼寻钟?青铜巨钟的隐秘往事”环节,全体孩子一同登上钟楼二层,近距离观察永乐铜钟的悬挂结构与铸造工艺,经过力学原领会析破解“万斤铜钟悬空百年”的谜题,与此同时结合清初历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在文物线索中推理顺治阶段中西历法之争的故事。

“鼓楼上的计时革命?中西文明的碰撞”任务则经过火钟、水钟、日晷等古代计时器模型展示,让青少年直观感受从“百刻制”到“二十四小时制”的演变,并经过趣味剧情熟悉康熙皇帝引入西方历法的决策流程,在中西方计时文化的对比中领会开放与革新的意义。

从阅读到实践:将文字延伸为可触摸的记忆

“青春北京 文脉传承”首都青少年文化沟通推广行动始终以“让古老文脉在青春中焕新”为使命,将阅读与实践深度结合,引导青少年在阅读中思索,在实践中感悟。

本次行动推荐书目为《北京古建筑艺术》,青少年翻开书页,便能以文字为引,开启一场穿梭至钟鼓楼的时空漫游。钟鼓楼晨钟暮鼓的历史典故与木构建筑的科学哲思交相辉映,古都规划的政治智慧与中轴线地理布局的妙趣相得益彰 。书中尤其以钟鼓楼为例,将斗拱结构、报时文化、城市肌理等知识点串联成跨学科课程,让青少年在触摸常规文化脉络的流程中,从晨钟暮鼓的节律中感受时间治理的哲学,让钟鼓楼的飞檐斗拱变成领会北京古建筑艺术的鲜活注脚。

“青春北京 文脉传承”首都青少年文化沟通推广行动由书香我国·北京阅读季带领小组办公室和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指导,北京青少年业务中心主办。全年以“京韵书香”为主题,围绕“深度阅读-沉浸实践-创意表达”形式共举办15场线下行动。后续行动请重视北京青少年业务中心微信公众号。(耿彬)

游戏
上一篇:助力更多公司品牌“出圈”“出海”!2025烟台参博会将于7月4日开幕
下一篇:上海继尔新材料:以革新突破重塑汽车材料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