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老厂” 到 “中国 1/8” ,实探江苏省首家“可持续灯塔工厂”
2025-5-16 13:49:47
来源:东方网 选稿:顾天娇
今年年初,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了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全球“灯塔工厂”总数达到189家。其中,我国拥有79家,位居全球首位,标志着中国制造业正在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升级。
继2021年获评“端到端灯塔工厂”后,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升级成为江苏省首家“可持续灯塔工厂”,也是公司在中国落地的首家“可持续灯塔工厂”。 目前,全球仅有25家“可持续灯塔工厂”,其中8家位于中国,它们在技术领先的基础上,也在碳减排和循环经济领域做出卓越贡献,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标杆。
据悉,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两年内将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量减少90%、水资源使用减少15%。同时,一些“小事”也凸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日常运营,例如工厂严格禁塑,在工作和接待中不提供一次性塑料包装的瓶装水等等。
技术创新赋能老厂新生
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是一家有二十多年历史的“老厂”,是施耐德电气全球八大电子制造中心之一,也是其在中国区唯一一家有电子制造能力的工厂。但“老”并不意味着落后,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老工厂也能迸发出“新质生产力”。
正如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中国区负责人张开鹏所述:“创新技术是硬核利器。无锡工厂之所以脱颖而出,是长期积累的技术沉淀与实践经验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回顾历史,无锡工厂不是“一步登天”式取得了今天的成果,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的阶梯式进步。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总经理史益平介绍,无锡工厂从2016年就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为了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的制造需求,建立了灵活的生产线,综合采用了模块化人机合作工作站、人工智能视觉检测等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将产品上市时间缩短了25%、准时交货率提升了30%。基于此,无锡工厂于2021年获评世界经济论坛“端到端灯塔工厂”。
2021年之后,随着全球气候危机的不断加剧、“双碳”目标的推进也对无锡工厂在节能降碳方面提出更加严苛的挑战。无锡工厂探索将先进技术与减碳举措相结合,在短短两年内成功将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量减少90%,范围3的排放量减少65%,水资源使用减少15%,并在2025年初成功获评“可持续灯塔工厂”。
在无锡工厂,暖通空调系统(HVAC)是工厂最大的能耗来源,其能耗与温度和湿度的频繁调整密切相关,在室外环境波动较大的车间,频繁调整会使其持续高负荷运行,从而导致能耗过度。工厂利用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构建的暖通空调智能系统,能够每15分钟调整一次水温、阀门频率和终端设备参数,从而大幅提升了能源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在电子行业,热力工艺能耗占比高达40%,工厂将基于人工智能数字模拟的热力工序过程应用于工厂SMT(表面贴装技术)的生产,显著提升能源效率,使热处理平均温度降低10°C,预计每年可减少超过150吨的碳排放。
管理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从无锡工厂的“进化史”可以看出,其荣获“可持续灯塔工厂”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张开鹏认为:“除了技术因素,文化和人的因素同等重要。转变观念才能改变行为、进而改变结果,而难就难在,培养意识和建立文化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以无锡工厂为例,施耐德电气花了八年时间分阶段推进数字化转型:第一阶段是培养全员的数字化意识,“首先要打破大家对数字化的恐惧,在实践中建立信心和能力”,史益平表示。所谓万事开头难,转型初期无锡工厂的数字化人才基础非常薄弱。为此,工厂特意组建了专家团队,由专家牵头结合具体项目带动有潜力的数字化人才,再辅以内外部的培训,将数字化的涟漪一点点扩散到工厂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阶段是建平台,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这是数字化能够真正落地的基础;第三阶段,也是施耐德电气目前正在推进的“AI for all”,即让所有人都参与到人工智能项目的实施中,从而提升全员的能力。
随着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推进,无锡工厂逐渐脱离了需要依靠外部专家的阶段,构建起了自己的数字化人才团队。相比之下,内生于工厂的专业人才既懂数字化和编程,又了解业务痛点所在,是产业最为需要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团队不是专门的团队,而是分散在工厂的各个部门里,意味着每个部门都有专精的数字化人才。
史益平介绍了目前无锡工厂在数字化人文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自2019年起,930多名员工投身工业4.0转型,100%通过数字公民认证,共培养了九个数字领域的38名专家。”
生态协同打造减碳新范式
无锡工厂升级为“可持续灯塔工厂”,是施耐德电气供应链低碳转型的重要体现。作为供应链未来三年的战略方向,施耐德电气提出了“供应链影响力计划”(Impact Supply Chain Program),致力于打造可持续、负责任的供应链。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负责人朴锦认为:“由于碳排放贯穿全价值链上下游,除了实现自身的碳中和及零碳,带动供应商减碳是实现绿色供应链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2021年,施耐德电气发起供应商“零碳计划”,旨在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咨询服务等方式,帮助全球前1000位供应商到2025年减碳50%。
然而,前期供应商们认知和减碳水平的参差不齐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据朴锦回忆:“当2021年我们启动该计划的时候,超过70%的供应商是第一次听说碳足迹,不清楚如何计算和披露。”为此,施耐德电气制定了“三步走”的计划:
首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和供应商进行交流和培训,普及碳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甚至收购专门的软件公司开发针对中小型企业碳足迹披露的平台,拉齐供应商对于减碳概念的认知;其次,在碳减排实践阶段,邀请供应商前往施耐德电气的工厂和物流中心,亲眼见证成功实践;最后,对于具有带动和引领作用的企业,施耐德电气则鼓励其加入社群,以集群效应形成良好的正循环。——“这个过程同样也是文化培育的过程”,朴锦总结道。
天津津荣天宇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津荣天宇)与施耐德电气已经合作了20多年。2016年初,在施耐德电气的帮助下,津荣天宇进军东南亚与印度市场,并成为供应商“零碳计划”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建立了绿色、智能的智慧能源系统,系统性地推进整体节能减碳。截止2025年第一季度,施耐德电气已帮助全球“零碳计划”供应商单位产值减碳达42%。
(责任编辑:教育)
-
9月21日,全球科技领先的净水专家安吉尔在深圳以“净水科技,全球领先”为主题,胜利举办空间大师热销暨首创矿物质饮水机新品发布会。会上,安吉尔重磅发布战略新品—&md ...[详细]
-
“第一届2025)高新技术革新进展大会——将来材料与制造”于7月12日至13日在西安胜利举办,主题为“材料革新,制造将来”。科学 ...[详细]
-
7月12日,同方全球人寿2025年客服节在湖北武汉正式拉开帷幕。同方全球人寿总经理助理兼首席危机官杨雪莲、总经理助理任晓澍、首席运作官种烨、消保部总经理赵敏、湖北分公司总经理黄劲松,与湖北保险产业协会 ...[详细]
-
三星多款手机电池获取欧盟新能源标签认证 电池循环寿命产业领先
近日,三星旗下多款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经过欧盟新能源标签EPREL)权威认证,电池循环达成2000次时,依然能保持80%以上的容量。这一成绩在已公开认证数字中处于产业领先程度,更长的电池循环寿命不但有助 ...[详细]
-
9月23日,“沪鹿共鸣 入境同游”——2025鹿城文旅上海)入境推广行动在上海顺利举行。本次行动经过文旅资产介绍、线路推介等多元形式,向上海全面展示了瓯 ...[详细]
-
2025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滨州市无棣县将高质量完成规划确认的各工程的任务,更高标准推进碧水保卫战。持久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增强“一河一策”精准治 ...[详细]
-
当电子导航表明 “目的地已到达”,很难想象,这家藏在现代商圈的餐厅,竟藏着打开战国时空的密钥。推开赵都礼宴的门,就像误触了时光机的按钮 —— 门外是 2 ...[详细]
-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医保局直击群众异地就医“报销繁、垫资难、跑腿累”痛点,于2025年3月底在九江率先推出异地就医微信群线上审批“双通道”,以革新业务破解 ...[详细]
-
电竞江湖遇“久坐之痛”?傲风高端电竞椅携全身工学破局,让玩家决胜无疲惫
在电竞江湖,英雄们指尖决胜,身后却藏着一个隐形“劲敌”——久坐之痛。职业选手每日14-16小时高强度训练,腰椎像被无形的枷锁紧缚,颈部酸胀如潮水般涌来; ...[详细]
-
公益摄影双个展《看见的方法》在京开幕 聚焦青少年心态健康与艺术疗愈
北京,2025年7月14日)——由三位青少年:艺术家Mickey Liu与Jarrett Jiang一同发起、策展人Jessy Sun精心策划的公益摄影双个展《看见的方法》,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