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持平作品荣登期刊《我国收藏》2025年6月刊

从笔触到色彩的视觉狂欢

文/孙秀玲

丙烯画巧妙地融合了常规油画和水彩画的局部特性,与此同时又具备自身独特的长处。除了充足的色彩表达,“光”在丙烯绘画中有着独特的艺术体现力。当代画家陈持平的丙烯画深受中西绘画的艺术作用,其作品既有对光影质感的笔触实践,又精准呈现了常规国画中色彩的明暗关系。这种中西融合的技艺和画语,让他的画面始终洋溢着灵动美好、生机勃勃的艺术气象。

欣赏陈持平的丙烯画作,总会不由自主地被画面中的天然山水、花鸟的意象所打动。流动的色彩和饱含情感的笔触,寄托着画家对现代生存的内心情感表达。他以生存为依托,于天地天然之间澄怀观道、写实造化,经过对客观物象的色彩解构,传递出对天然景象独特的主观感受。

在以诗句“除却巫山不是云”为主题的作品中,咱们能够直观地感遭受,画家从多元的艺术体现和视觉传达形式切入,让观者既能感遭受宁静天然的生命气象,又能体味到灵动自由的勃勃生机。整幅作品色彩对比鲜明,笔触充满张力,借由色彩的冷暖层次和山水、花鸟的和谐共生,营造出宁静致远的氛围,也传递出画家对天然生命的由衷赞美,另有对平和生存的深切向往。

陈持平笔下的《为谁零落为谁开》以夏日荷塘为题材,画作色彩碰撞激烈,笔触如行云流水般自由奔放,经过泼洒、涂抹等极具体现力的技术,营造出诗意盎然的荷塘盛景。多元的色彩展现出天然生命的美好与灵动,传递出对美好情感和天然生机的赞颂。

作品《曾经沧海难为水》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张力。画家以大胆浓烈的色彩铺陈画面,笔触带着体现主义的率性与张扬,亮白的色调在铺满霞光的海面划出一道璀璨的反光带,仿若开辟出一条海中道路,既增添了画面空间的纵深感,更以激烈的视觉冲击力激发无限遐想。陈持平以饱满、酣畅、鲜亮的色彩为笔,以天然万象为墨,在画布上呈现出对天地万物的独特观照。在与画面的共鸣中,既收获对天然生命之美的感动,更能窥见画家借笔墨传递的时代精神与人文情怀。

《一片孤零零的红叶》 丙烯画布 91厘米X72.7厘米 2025年

作品《望 庐山瀑布》别出心裁地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呈现出山水别样的景观。他以浓淡交织的笔触体现山体的形态,借明晖与暗影的层次变动体现云雾的氤氲缥缈。作品以简洁的笔触和色调,营造出静谧的山水意境,传递出对天然山水的审美感悟和宁静悠远的心境。

《曾经沧海难为水》 丙烯画布 91厘米X72.7厘米 2025年

作品《春江花月夜》则呈现了一幅奇幻的天然景象。画家打破现实时空的桎梏,对江水、月夜等天然元素大胆解构与重组,既是画家对常规诗意的现代转译,也倾诉着他对浪漫精神的执着追寻。

《除却巫山不是云》之一 丙烯画布 91厘米X72.7厘米 2025年

作品《一片孤零零的红叶》中,几株树木静静伫立在有着起伏线条的地面上,似是雪地留白,亦如水面涟漪。右下角的一片红叶点亮整幅作品,如“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诗意再现,抑或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生命隐喻。这种色彩的张力与笔触的克制,既保留了东方美学的留白意境,又融入西方现代艺术的构成意识。陈持平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光影与色彩的即兴交响。他经过冷暖色层的叠加碰撞、干湿笔触的节奏转换,在平面画布上构建出多维的视觉空间。

艺术家简介:

陈持平,1953年生,祖籍福建仙游。其擅长丙烯画,兼攻篆书、草书,尤其喜好草书。祖父陈开泉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院前身)国画组毕业的艺术家,系刘海粟的得意门生。父亲陈祖儒是一位书法家,自幼得家传作画习字。陈持平现为我国通俗文艺探讨会会员。其画作具有大胆奔放、热情如火的特点,充满动态之美。作品被《我国文化报》《文化月刊》《艺术行当》《我国艺术》《中华英才》等报刊发表,并被新华网、中华网、搜狐网等系统报导。2023年1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陈持平丙烯画作品选》;2023年9月,团结出版社出版陈持平编著的《新时代名家画集》。2023年6月,其作品参加由我国女画家协会、现代工笔画院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主办的“传薪·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

《除却巫山不是云》之二 丙烯画布 91厘米X72.7厘米 2025年

《望庐山瀑布》 丙烯画布 91厘米X72.7厘米 2025年

《为谁零落为谁开》 丙烯画布 91厘米X72.7厘米 2025年

《遥看瀑布挂前川》 丙烯画布 91厘米X72.7厘米 2025年

《春江花月夜》 丙烯画布 91厘米X72.7厘米 2024年

教育
上一篇:罗盛咨询发布《全球带领力探讨汇报》:金融波动与技术革新重塑公司带领力新范式
下一篇:五道集团「产业共生 智者先行」产投讲座暨尊享晚宴圆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