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9日4时40分,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飞行回收试验圆满胜利。图片起源:箭元科技
由北京量子消息科学探讨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的量子径直通信团队自主研发的量子径直通信激光器模块和相位编码模块,于2025年5月29日4时40分搭载在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伴随火箭的胜利发射,团队圆满完成星地量子径直通信系统模块级验证。此次验证试验,标志着我国星地量子径直通信技术正式迈入空天地一体化量子径直通信互联网的构建阶段。
北京量子院量子径直通信团队自主研发的激光器模块出舱图。图片起源:北京量子院
此次搭载的两个模块是星地量子径直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局部,也是团队历时三年攻关的原创性成果。量子径直通信激光器模块采用了高稳定性脉冲光源技术、抗辐照技术等;相位编码模块则采用高效、高速和精密的信号调理技术,达成对单光子级信号的高精度、高速率、高效调制。本次搭载首要开展的是对模块抗震动、抗辐照等火箭发射升空流程中的各类环境变动的鲁棒性测试。团队采用模块化策划,尽或许运用国内验证系统和有限测试资产,分模块、分阶段和逐级验证,尽或许减少星地通信技术迭代成本,加快星地互联网构建。
北京量子院量子径直通信团队自主研发的激光器模块。图片起源:北京量子院
近期一段时间,量子径直通信技术持久获取突破。如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险峰、上海电力大学教授李渊华团队在龙桂鲁团队的量子径直通信理论的基本上,展开了进一步探讨,革新提出长距离大规模可扩展全连接量子径直通信理论架构,并胜利达成四节点间300公里级量子径直通信互联网,相干探讨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这项探讨突破了常规星型互联网架构限制,达成了全连接互联网的可扩展性;并经过优化纠缠光源制备技术,将传输距离提升至300公里量级;还设立了鉴于量子态重构的误差修正机制,确保了多节点通信的稳定性。
伴随量子径直通信技术的成熟化,将来在政务、金融、电信、能源等高保证需求领域,将构建起量子增强的保证通信体系,促进消息保证产业进入“量子+”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