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保持把“双招双引”当做促进金融高质量进展的“主引擎”,始终扛牢“一把手”抓“第一资产”责任,保持人才引领、工程为王,增强对产才融合进展的前瞻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以越发饱满的热情、越发主动的态度,促进人才引育与产业进展双向奔赴,有效激发县域高质量进展新动能。
以更大力度抓机制建设,进一步凝聚“双招双引”工作合力。保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把引进科技革新创业人才和人才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以高端人才为牵引,达成“引人才”与“招工程”的有效联动。成立招商引资指挥部,下设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8个产业链招商专班,由县级带领担任链长,深刻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加快构成大招商招大商、大引资引大资的生动局面。拟定招商引资奖励优惠方针“31条”、业务保证强工业抓招商措施“18条”,全力保证“双招双引”工作高质高效推进。累计投入1.8亿元在张掖国际物流园区建成高新技术公司孵化园,优先为招商引资工程给予标准化厂房,全力促进工程快建设、快施工、快投产、快达效,目前已入驻公司194户,其中规上工业公司32户。全面落实招商引资方针,拿出真金白银高规格表彰奖励10名“金牌招商大使”、15名招商引资业务标兵,持久激发招商引资动能活力,尽力营造大抓招商、抓大招商的浓厚氛围。
以更严标准抓行动载体,进一步释放“双招双引”融合潜力。保持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招商链,紧盯一线城市持久健全区域“人脉地图”,精准选聘省内外“双招双引”大使51名,搭桥推介牧森智能装备西北区数智化产业园、大有荃吉康植物胶囊生产基地等14个,经过“链式”招商释放“磁吸”效应,带动产业高效进展。探索设立城北工业园区人才业务系统(人才库),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和公众民生等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拟定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门目录,机构开展招才引智集中宣介行动,引进一批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举办“才聚山丹·智汇园区”行动,邀请一批科研院所专家人才为园区和产业进展提思路、解难题。深化院地企沟通协作,协助链上公司柔性聘用高层次专家40名,为产业和公司进展提思路、解难题、助升级。与云南农大联合打造农民院士科技业务站,支撑院士、高层次专家人才开展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等工作,在乡村规划、产业进展和品牌打造等领域发挥主动促进作用。
以更高质量抓业务保证,进一步激发“双招双引”内生动力。持久深化公司“首席业务官制度”,全县367名带领干部“一对一”联系公司、“点对点”业务人才,办理公司进展难题、人才关键小事800多件,切实做到“公司带着工程来,剩下的事情我来办”。保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当做激发行当主体活力的主抓手,围绕“放管服”,突出“优好快”,为工程落地建设给予优秀软环境。推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金融高质量进展“十不准”措施,划清政商交往的红线底线,持久优化营商环境。设立10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对优秀公司和公司家开展表彰奖励,在全公众营造了重商、亲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展涉企方针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业务,强化资金、土地、能耗等要素保证,建设强工业人才业务站,为公司人才给予方针咨询、事项代办等“一站式”贴心业务。为45名异地沟通干部和高层次人才免费给予“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切实办理人才来丹干事创业“后顾之忧”。(彭江)